BlackMirrorTitleCard  

The "black mirror" of the title is the one you'll find on every wall, on every desk, in the palm of every hand: the cold, shiny screen of a TV, a monitor, a smartphone. If technology is a drug – and it does feel like a drug – then what, precisely, are the side-effects? (來源)

劇名為《黑鏡》,就是在每一道牆上、每一張桌子上、每個人手上,電視機、電腦、手機那冰冷閃亮的屏幕。如果科技會叫人中毒上癮 ─ 而現在好像已經如此 ─ 實際上會帶來怎樣的副作用?

2018 年 1 月 6 日:更新了第四季感想。

警告:會稍稍介紹故事大概,第一至三季不會劇透結局,第四季會比較深入談及劇情。劇集會有噁心色情暴露鏡頭。

[ S1-3 | S4 ]

2017 年 2 月 5 日:第一至三季

個人最喜歡的故事是《Hated in the Nation》

故事講述專欄作家因為不當的言論,引起很多人不滿。專欄作家在家突然像失心瘋似的,割喉自殺。隨著故事展開,專欄作家的死一點也不單純......

互聯網對於社會行為其中一個革命性的改變,就是人可以躲在屏幕背後,肆意用鍵盤去發洩不滿、侮辱別人,認為沒有後果。不少人高舉著言論自由牌子,卻不明白除了生存的自由外,「自由」本身受到限制,而自己擁有自由的同時,要尊重別人也有自由。劇中的專欄作家因為實際做了不對的事,但在南韓有不少韓星沒犯過什麼大錯,又或者沒什麼大不了的小錯,卻不斷遭到批評。網上欺凌最可怕之處,是加害者從來不去細想自己的行為會有什麼後果。有的只是喜歡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痛苦之上,找個攻擊的對象,舒緩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受到的壓力;有的只是為湊熱鬧,也許想到能夠成為網絡勢力一份子而沾沾自喜。

對於不喜歡的人和事,不喜歡看的網誌 (例如:「紫熊部屋」) ,直接無視好了,連半秒鐘也不要看不要留意不要討論。

《Fifteen Million Merits》

人要每天也要踏健身單車來賺取 M (merits),用 M 在自動販賣機買食物,然後獨自回到房間。房間四面牆壁都是屏幕,色情廣告會不時跑出來,要跳過就要用 M。但也有機會打破日復日年復年枯燥的生活.....

雖然重心在後來的劇情,但不得不想到這就是好像現代人生活模式的寫照,雖然沒有住在四面牆壁都是屏幕的房間,但睡醒了就會查看手機,等車也看手機,坐車也看手機,有時候連走路也在用手機收發短訊,回到公司整天對著電腦,午飯沒約人一起出去吃飯就會用手機看劇集,下班回到家也是整天對著手機和電腦,根本就跟住在四面牆壁都是屏幕的房間沒什麼分別。我有多久沒看過路人的臉?我有多久沒抬臉看過天空?有夠久了.....

《Nosedive》

Nosedive 原本的意思是突然急促倒下,鼻子朝下,也意指價格、價值急跌的情況。在每個人也會對方評級的世界,女主角無時無刻,就連跑步的時候,也會給對方五星星,並期待對方也會以五星星「回報」。會在鏡子前練習笑容,對別人總是很友善,怎樣貼食物相片也很考究,但其實根本沒興趣吃。

這是臉書的世界。因為想得到朋友的"讚",自己也很努力去"讚"。用餐時拍食物相片,不是什麼新鮮事,我承認我也會,只是在不打擾別人的前題下。我有過很奇怪的經驗,就是明明各自點餐,但對方硬是要拍我點的那個餐,所以不容許我開始吃,而且還細心思量相片的構圖,最後還「訪問」(!) 我對食物有什麼評價...... 

幾年前,有一個寫網誌比我成功得多的人傳授心得給我:「你不應該忽然一天發表好幾篇網誌,又突然好幾天完全不出現,好應該有周詳的計劃,每天也至少要發表一篇文章。受歡迎的多寫,沒有人看的就不要浪費時間。還有,你不覺得回覆留言很浪費時間嗎?把時間多寫一兩篇文章才能增加瀏覽數目啊!」看到這裡,你不難發現我完全沒把話聽進去吧?所以到了今天,「紫熊部屋」仍然是很不成功的部落格。不過,坦白說,我不明白為什麼要很成功。我一直都只是完全自我中心任意妄為寫自己感興趣的事,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啊!

《White Christmas》《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Shut Up and Dance》雖然故事沒有太大的啟發性,但劇情發展出乎意料之外,不看到最後也不知道葫蘆裡賣什麼藥。 

《Be Right Back》男主角突然交通意外死去,朋友跟女主角說有一手機程式,可以因應男主角在社交網站發過的帖作分析,然後模仿男主角跟女主角對話。一開始這樣的故事設想有新意,但後來發展卻叫我有點失望,因為類似的科技已經看過。

《Men Against Fire》的故事比較易猜,所以不算很有趣。雖然故事應該想要帶出另一訊息,但我卻一直聯想到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屠殺猶太人的事。

《White Bear》我本來以為故事是要控訴現代人看到犯罪發生,第一時間卻想到拍攝拍照,沒想到要伸出援手,但原來不是。

《Playtest》到後來不好看,雖然最大的恐懼揭曉時,我突然有了共嗚感。一直在逃避著,也許就是因為最害怕吧?

《The National Anthem》作為《Black Mirror》第一季第一集,當然有一嗚驚人的效果。看的時候,我感到很不安。嗯,還是跳過不說好了。

《The Waldo Moment》《San Junipero》是個人比較不喜歡的兩集。對前者沒太深刻的印象,對後者的結局感到有點莫名其妙。

 

第1頁|全文共2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紫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