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是湊かなえ(湊佳苗) 的出道作品,一嗚驚人。
「聖職者」短篇小說摘下日本小說推理新人賞。隨後寫了「 殉教者」、「慈愛者」、「求道者」、「信奉者」及「傳道者」,合共六章,成為《告白》這一部作品,極為暢銷。
後改編為電影,由松隆子主演,聲名大燥,票房冠軍。
這部推理小說其實並不是推理小說:這部以復仇為主題的故事,內容也不盡是復仇。
但這部極為暢銷的小說卻實是不得不看的好作品。
這本不是推理小說,因為兇手、兇案經過和兇器,最初一章早就和盤托出。
不盡是復仇,更帶出未成年犯罪、欺凌事件、怪獸家長(モンスターペアレント)、引きこもり(足不出戶拒絕上學)等問題。何謂懲罰?何謂改過?何謂情有可宥?何謂罪不可恕?
「一位中學女老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被班上兩個學生謀殺,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不向警方申請重新調查,而在結業式那天向全班學生告白真相,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畫,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因子……」(節錄自此)
第一章和第六章都是以老師作第一人稱的角度所寫,而其他章節則分別從同學、兇手母親和兩名兇手的角度出發。時空交錯,時而推進描述事後發展,時而回顧講述事前原因經過,環環緊扣,從而把整件事立體呈現。
早前聽聞結局會出人意表,讀到結局時,頓感果然是意想不到。
「全書的結局極具爭議,是「考驗大家的倫理觀和正義感」(本書日文版編輯平野優佳的話) 」(節錄自此)
對我來說,結局是一個很不錯的處理手法。那代表我的倫理觀和正義感是怎樣呢?
是一部看完會讓你留下深刻印象和反複思考的作品,向你推薦。
*****
一般而言,看過原著,知道了劇情。看電影一定會大打折扣。
但這部電影,不是一般。即使看了原著,即使知道劇情,仍然沒有一秒喘息、沒有一秒眼睛離開過銀幕。
註:開始談及劇情會有警告。
電影成功之處有三:拍攝手法、音效和松隆子的演技。
我不懂評論拍攝手法,但很多畫面美得像攝影大師的照片。構圖都恰到好處,氣氛會透過畫面的顏色表現出來,好像第一幕便把灰沉掃在畫面上。
整部片子背景都播放著切合當時氣氛的歌曲,都是精心計算的。利用巧妙的音樂驟停來緊緊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松 隆子,我一向不特別喜歡。因為第一部看到她的演出是《long vacation》,她擔當的角色是我最討厭女生的類型。在《櫻之桃與蒲公英》的演出,得到極度讚揚,我也只覺得不過爾爾。但在這一部,我的確很欣賞她的 演出。作為電影的女主角,戲份出奇地少。第一幕,語氣平淡,不慍不火,抑揚頓挫地娓娓道來故事始末,神情卻暗暗滲出寒意。在餐廳跟女同學見面那一幕難掩心 心不忿。狂笑大哭流露的情感,多一點會流會浮誇,少一點就流於平淡,而松隆子,沒有多一點,也沒有少一點。
整體來說,超乎我預期。但熊主只 是覺得中規中矩,這也符合我的預想。故事說簡單也不簡單,第一幕幾乎全靠松隆子的對白來交代事情發生的經過。要追看字幕的話,難免顧此失彼,就會錯失演員 的表情。篇幅有限,要交代事情的始末,難免有所取捨,角色心理分析不算太深入。故事說不簡單其實又不是很複雜。複雜的是心理、是背後令人深思的課題。不喜 歡深究的,就會覺得故事性不強.....
警告:開始談及劇情。
對這個故事讚口不絕,是因為最初覺得理想當然的事,看下去又發覺不盡然。
對 松隆子遭遇深表同情,愛女被兩名學生因極之無聊的原因殺掉。但礙於自己作為教師的身份,基於少年法根本無法讓兇手改過自新,只好採取最消極的手法報仇 ─ 將愛滋血加進鮮奶裡去。這樣也可算是報仇嗎?飲用混有愛滋血的奶而染上愛滋的機會率近乎零啊!所謂報仇極其量只是嚇嚇無知與膽小懦弱兇手的技倆而已。
只是後來發覺原來松隆子一直唆使熱血先生把兇手B 推向崩潰邊緣,讓兇手A 欺凌事件升級。後來更促成兇手A 媽被炸死。
你,仍認同松隆子的行為嗎?
以 罪治罪,恰當嗎?間接促使兇手A 和B 殺掉媽媽的松隆子,跟直接用雙手殺掉女兒的兇手,在本質上有分別嗎?身為教師的松隆子,為何想不通?兇手的媽死掉,那麼失去媽媽的兇手B 姐姐和失去新婚妻子的兇手A 後父,又應該向誰尋仇去?也許在法律上松隆子沒有罪,但道德上呢?松隆子的丈夫,看到報仇只會讓松隆子走不出陰霾,但松隆子到最終仍然執迷不悟。
最 初對兇手A,就只有憎惡。雖說自己的發明得不到老師的稱讚,但也不至於要害死老師的女兒呀!但後來了解多一點,知道他小時遭到媽媽拋棄,為了得到她留意自 己,最初參加設計比賽,不得要領便想到用極端手法殺害教師女兒。殺女班長也是因為她揭開他對媽媽情義結的瘡疤。我相信他殺女班長是一時衝動。因為他給女班 長看檢驗報告時說:她的命更自己的更重要。不過,每每干涉到他的死穴,他就會變得歇斯底里。雖說無論如何,缺乏母愛不是任意糟蹋他人生命的藉口,但是想到 底他畢竟是可憐的人物。雖然不認同他的行為,但我有點同情兇手B。
最初對兇手B,就有點同情。平平凡凡毫不起眼的B,以為自己跟班中成績最 好的A 做朋友,以為兩個人一同策劃了一項盛事,怎知原來自己一直被人利用。同時,懦弱怕事的B 在A 離去後才忽然害怕被人揭發自己是幫兇,於是情急之下把女兒拋進水池裡去,以洗自己的嫌疑。教師告白之後便心感悔疚,一直逃避現實。但後來知道兇手B 見到女兒回復意識,卻仍把女兒掉進水池去,我就覺得相對兇手A,兇手B 的罪更大。
最初很討厭那個熱血教師,自以為事,但說到底只是自我滿足。但後來知道其實一切都受松隆子擺佈後,就察覺到自己之前一直都誤解他了。
最 初很不認同兇手B 媽的行為。自己兒子成績不濟,還好意思去學校投訴不應表揚成績好的學生 (這點在電影好像沒有談及)。發生悲劇,還好意思把責任推到松隆子身上。但其實她也只是悲劇人物。女兒出嫁了,丈夫經年不在家,沒有商量的對象。什麼都以 兒子為先,處處從兒子角度出發。兒子殺人,只是受到兇手A 的唆擺。兒子不肯上課,因為她對兒子有信心,覺得終有一天他會好過來,她願意給他時間。直到發現原來兒子是真心要殺人,才頓悟到自己錯得太厲害。跟兒子同 歸於盡,是唯一能夠補救的方法。
每個人做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原因。原因未必有理,未必得到認同,但即使如何在道理上站不住腳,都不應忽 略。如果當時松隆子在否定兇手A 的發明時,也讚揚兇手A 的創意和在科學知識的話;如果當時松隆子不去處理兇手 B 因在遊戲中心而被補後,有加以慰問並解釋自己不能去,由一名男教師代去的原因的話;如果兇手A 媽不要完全拋棄兒子,偶仍能兒子見見面的話;如果兇手B 的父母能好好教導兒子的話,整個故事會不會改寫呢?
就校園欺凌一點,小說有一部份電影沒有好好交代,而又值得一提的,就是未必個個學生本身都存心欺凌。只是即使心裡如何不認同校園欺凌,但怕自己不參與而被視為跟被欺凌者一黨派而遭到牽連,所以情願自己是加害者,也不敢袖手旁觀。
上文提及小說寫作手法很獨特。「第一章和第六章都是以老師作第一人稱的角度所寫,而其他章節則分別從同學、兇手母親和兩名兇手的角度出發。時空交錯,時而推進描 述事後發展,時而回顧講述事前原因經過,環環緊扣,從而把整件事立體呈現。」當時我想不到實際例子。看完電影就想到了。
看第三章由兇手B 媽的角度出發。當時看這一章時,不大明白為何兇手B 不肯去洗澡剪髮,但又主動搶著要洗碗碟。如果說是有潔癖,理應又搶著洗碗碟,又勤洗澡才是...... 看到由兇手B角度出發的第四章時,才交代兇手B因為懷疑自己染上愛滋病,害怕會死,所以不敢洗澡,因為身體有污垢是仍然生存的證據,長頭髮也是證據之一。 主動搶著清洗用過的食具,是因為怕自己把愛滋病傳染開去。
就是藉著這樣的手法,用不同角度去把讀者之前既有的觀點改變,和把之前不清楚的地方交代背景和原因。
再說歧視。當松隆子說因為丈夫有愛滋病,所以寧願自己的女兒沒有爸爸,也不想她因爸爸的病而受到歧視,同學都說這樣很可憐,還質疑松隆子的做法。但之後一聽到牛奶混有愛滋,卻嚇個鳥獸散,真有夠諷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