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這個學期又順利完成了。
這個學期的老師教得很用心,會做筆記,而且很有條理。只是剛剛知道下學期不是由她來擔當,很失望啊!
上次在《學韓文進度報告 - 號外》一文提及自己拿了滿分,是千年一遇。果然不出所料,之後兩次小測成績分別是 49 和 48 分。嚴格來說,是每況越下。
曾經一度又感到很沮喪,當然不是因為一兩分之差拿不到滿分這件事。
雖然先天不足,但後天卻一直很努力去補救。從小測成績來看,進度應該沒有落後。但即使如此,第一次翻開中級韓國語能力試的模擬題目,腦海卻一片空白。
雖然我一直認為,能力試是鞭策自己向前和測量實力的工具,而並非是最終目標,但課程內容非得與能力試範圍壁壘分明嗎?
學校課程從中級開始側重口語,為期半年的一個學期只教十來個文法,詞彙多是日常生活的詞彙。
韓國語能力試中級範圍是大約一百五十個文法,詞彙多是正式文章中出現的源於漢字的詞彙 (甚至有什麼病毒名稱,莫說是韓文,即使是英文日文,都不知道是什麼來著)。
即使考取什麼能力試資格,卻仍無法表達自己、與人溝通,就好像我已考取前日本語能力試一級資格,卻更像啞巴一樣。可能有見及此,校方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口語,而非正式文法和詞彙,以期學生完成課程後,即使不用妄想可以考取韓國語能力試,也可以溝通得到。
理論上。
但事實上,一班二三十人。老師分身不下,同學個個自身難保,說是口頭練習,實是照著書朗讀出來,說錯了也得不到糾正。
我敢說,班上除了一個好像在韓國公司還是認識不少韓國朋友跟老師對答如流的同學,和另一個好像是宿友是韓國人的同學外,其他同學的口語能力不見得提升了多少。
所以說,某程度上,課程設計可算是失敗的。完成課程的學生,只是考不到韓國語能力試的啞巴。
你問:如果目標是韓國語能力試,為什麼不直接報讀對策班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此類課程。只有初級對策班,沒有中級對策班。就算有,應該只是為期三四個月,教授技巧的答題心得的課程;而非為期一整年,教授文法的課程。
自修又如何呢?在《參考書‧教科書 - 總篇》一文提及,好書難求。
之前考日本語能力試,雖然最初感到困難重重,但至少有對策班輔助。當時看了兩三本 (不要問我看了哪兩三本,我已經忘掉了.....) ,就開始做過去試題,然後就信心滿滿走進試場。
但這次準備韓國語能力試,同樣感到困難重重,卻只能孤身作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