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鼓起勇氣(?)整理這篇兩年前的遊記,但沒想到原來相簿可上傳流量不足,只能上傳部份相片,餘下相片要等下一個月流傳釋出才可以上傳。
先整理好梨花女子大學短期課程的部份,接下來會整理流水帳的記錄。
2007 年學日語的時候參加過遊學團,與想像不同,大部份同學也是以學習日語為藉口,實際上去日本大玩特玩。
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沒上韓語課三年,老師甚至也回到首爾了,重新出發就想到去首爾參加短期課程!
別人聽到我說去首爾上韓語班,幾乎都不約而同說:"你不是已經學了很多年嗎?" 嚴格來說,學韓文已經超過十年,但我其實很蠢,記憶力也超不好,我唯一的長處是很有毅力,別人三個月學會外語,我可以持續學三十年。學海無涯,只能唯勤是岸。我從幼稚園開始學英語 ,日常工作經常使用英語 ,即便如此,我看英劇美劇也不能說全懂。大學的時候朋友問到“鼻屎”的英文是什麼,大家都呆若木雞答不上來。最近看一篇有專門術語的文章,要多番查字典。韓語就更加不用說,作文常常犯很低級的錯誤(配搭 를/을錯誤),語彙更是不會有學完的一天。
挑選學校的過程很隨便(欸?)。因為想要順道看櫻花,天氣不太熱不太冷,所以想到 4月初,以課程時間來說梨花女子大學剛好。大約半個月前跟學校報名,填完報名表後,發電郵給學校,學校要我提供護照、畢業證書、簽證影印本。我提供了大學畢業的 transcript (成績單) 影印本,但學校要求畢業證書影印本。但我對 A3 大小的大學畢業證書究竟在哪裡完全沒有印象,幾經辛苦才想到結婚前把大學畢業證書放在娘家房間的角落。打電話給媽媽,她說沒有。跟學校解釋畢了業才會發 transcript (成績單),也說我好像找不到畢業證書。但學校說無論如何也要畢業證書,有需要的話,要去安排補發證書。看了大學的資料,說要補發的話,先要去宣誓不見了畢業證書,再去大學申請,需時幾個月,我不禁又焦急又納悶,我又不是報讀學士以上的課程,短期韓語課程的學歷要求又不是大學畢業真的有需要這樣大費周章嗎?!但最後還是回娘家一趟,幸好還是找到了畢業證書!
至於簽證,我有跟學校說香港特區護照不用簽證,學校卻要我先申請 K-ETA,我還是乖乖申請 K-ETA,到了後來香港居民已經豁免了申請 K-ETA 的規定。
下一步是要繳交學費,學校叮囑要用韓元匯款,以免因匯率問題而導致付費不足。但因為香港不能用韓元,只能用美金匯款,再加上香港銀行要收取匯款費用,韓國銀行也要收取匯款費用,所以我當時額外匯款多港幣一百元左右。開學了幾天後,收到學校通知,可去領回多付的學費。其實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即使匯款不足,也可以去到韓國時,再去銀行安排補回差額,我當時跟學校確認了這樣的方法也是可行的。
我之前問了什麼時候安排分班試,以決定在哪一天去首爾,但學校說因為匯款限期是 3 月 24 日,所以直到在 3 月 24 日才通知分班試的安排。
筆試有兩部份,以線上形式自行填答案,馬上知道成績,我的成績是 20/20 和 10/10。口試也是以線上形式 (Zoom),一開始有技術問題,我一直聽不到對方的聲音。後來換了手機,但聲音有點小,聽不清楚,但最後還是完成了大約10 分鐘的口試。最後對方跟我說這一期很少人報名 (其實我在考口試時發現其中有一頁顯示包括我在內只有大約十多人的名字),應該不能安排與我程度相乎的課程,最後收到通知是2B級,但我懷疑我的程度 (沒經過驗證) 應該是3級以上?收到通知已經是出發前一天的事,所以也沒法轉換學校。
來到首爾第二天下午1點 45分買課本,12點左右去到沒有人,在學校呆待了一小時回去才成功。
原來只有一千零一班,只有七個學生,雖然文法部份真的都已經耳熟能詳,但詞彙還是有幫助 (例如 물개), 口語還是可以練習。有兩位老師:月水金老師和火木老師。
月水金老師教得很好!顧及程度有參差,所以有多講書本以外的部份。
火木老師卻沒有很好。雖然她也很和善,但基本上按本子教學。最大問題她解釋的技巧很差,有同學問역시是什麼意思,她查韓英字典,字典寫著 as expected,然後又覺得好像不是這個意思。在她仍努力上網搜尋的時候,泰國同學用例子解釋說明。我問 짜증나다 和 짜증내다 有什麼分別。她問我用英語還是用中文,我說沒關係都可以,然後她又用手機上網查字典,給我看 get irritated。首先我不是不知道 짜증나다 和 짜증내다 都是"不耐煩,發脾氣"的意思,所以我追問是兩者有什麼分別,她完全牛頭不對馬嘴。字典有誰不會查呢?然後從翻譯/語言學習的角度,直接用外語翻譯來解釋是很差的教學方式,因為意思語境兩種語言未必100%完全對等,舉例說아/어서 和 바람에 都是 "因為" 但後者卻是跟負面有關聯。她最後才想到用韓文來舉例說明,짜증나다 是形容狀況令人感到煩躁;짜증내다 是(主語)感到心煩,發脾氣。
同學的程度沒想像中相距太遠。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香港人、三個不像泰國人的泰國人、一個澳洲人 (他好像已經讀過)、以及一個英國籍但聽不到是哪個地方的人。
上課時間是下午2時到5時50分,不是很理想。因為上課前大部份餐廳還沒有開,下課後只能到附近逛。
上課之前有校園介紹、也有兩次文化體驗課:分別是韓服體驗和彫刻體驗。
負責韓服體驗不是水木土老師,也不是火木老師,就叫她做文化老師。
早上 9:10 集合,有同學遲到,問她在哪裡,她說地下鐵。5分鐘後她的朋友來到,文化老師問她幾點會到,她說30分鐘後(呃…)
原來韓服體驗時間只是由10點到11點,所以必須馬上出發。文化老師要說改在忠武路集合,那位同學慢條斯理來到,半句對不起也沒說,就當是文化不同吧?
我們來到 남산골 한옥마을 南山谷韓屋村,換衣服前叫我們把包包放在某處,我以為只有我們一組也不以為然。換了衣服後,老師叫我們四處走走拍照,沒多久說時間夠了,再回去駭然發現有十幾個其他客人!馬上跑去查看包包,幸好沒有財物損失。下次真的不可以掉以輕心!
老師說要在這裡再待一下,在韓屋村她只是盡責地拍照,沒有就韓屋村有什麼特別講解。之後沒什麼好做就叫我們坐下來休息 (欸?)。
坐地鐵的時候跟我們一樣查看地圖,同學問她什麼站下車,她說下一個,欸不是,欸是啊 (嗯...) 在她忙著看用手機時,我們本應在之前一個站換線,所以錯失了時機,要轉坐公車。
最後她叫同學開 air drop ,分發相片,但完全沒有想到也會有人(=我)不用 iphone,分享完畢就拜拜了。
幸好我本來已經租了韓服,所以也沒什麼期望。如果老師能夠預先準備一下,好像教我們韓服各部份的韓語,時間會過得更有意義吧?
至於彫刻體驗,沒記錯應該是火木老師負責。彫刻體驗有趣,不過跟韓服體驗一樣,只有短短的一小時,為了打發時間,老師只好叫我們在仁寺洞和不知名的公園遊盪。
上課前預習,下課後有寫作練習,所以要認真學習的話,會很忙碌。學期快完結時有筆試和口試。
三星期過得忙碌又充實,當然很大原因是我為自己安排了很多不同節目!只有三星期的課堂,韓語實力並不會突飛猛進,甚至兩年後的今天,我已經不大記得學過什麼!但能重拾在疫情時完全荒廢了韓語學習,以及領悟到在寫作真的要再下很大很大的苦功,是這次上短期課程最大的得著。